【寶寶奶量計算公式】

 

i.  0-1歲的嬰兒每天所需的熱量約為110~120卡/公斤。

寶寶奶量計算公式:

(體重×150c.c)÷ 餐次/(天)﹦一餐的奶量

(30c.c.熱量約為20卡   所以150c.c÷30c.c.×20卡=100卡  純粹自行推算XD~

 

\新生兒的奶量\

(3kg×150c.c)÷ 8餐﹦60c.c/餐

以新生兒來說,體重約3公斤,一天約喝8餐,每餐的奶量約60c.c左右,大約每3小時餵食一次。

 

\四個月大嬰兒的奶量\

(6kg×150㏄)÷ 6餐=150㏄/餐

四個月大的寶寶來說,體重約6公斤,一天約喝6餐,每餐的奶量約150c.c左右,大約每4小時餵食一次。

 

寶寶喝奶參考數量

出生 ~ 2週 60-120 c.c.

2週 ~ 2個月 90-150 c.c.

2個月 120-180 c.c.

3個月 120-200 c.c.

4-5個月 150-240 c.c.

 

ii.  1-3歲的幼兒每天所需的熱量約為110卡/公斤。

寶寶奶量計算公式:110卡/公斤*嬰兒體重(公斤)*(30cc/20卡)

(其實公式和上面的算法是一樣的..只是上面是100卡..這裡是用110卡算的= =")

 

例如:一位體重8公斤的幼兒一天所需要的全奶量?

110×8=880卡一天

880÷20=44卡

44×30=1320cc

大約每4小時餵食一次,一天大約6餐......

1320cc÷6=220cc

所以算出來的cc量還要分為6等分再給你家的寶寶喝

以最上面的公式算是這樣的..

110卡÷20卡=5.5卡

5.5卡×30c.c.=165cc(此數值就等於上面所算出來的150cc)

再以165cc套用到上面的公式..

(寶寶體重×165cc)÷一天餐數=一餐所需的量

(8KG×165cc)÷6=220cc

所以..  一日每公斤所需熱量÷20卡×30cc

100卡=150cc

110卡=165cc

120卡=180cc  以此類推...

 

寶寶周歲前,是人這一生中長得最快的時期,尤其體重的增加在這個時期非常快,1年中可增為出生體重的3倍,但因為活動量大,熱能消耗也多,因此在營養及能量的需要量是大人的2至3倍以上。所以4個月以前的新生兒,每天每公斤需要熱量約120卡;4個月至1歲約100卡;1歲以後約每3年每公斤減少10卡;除青春期又略有增加外,到了成人時減少到約40卡。嬰幼兒營養需要量若以奶量來計算,如用『嬰兒配方』奶粉沖泡哺育嬰兒時,照標示處理,則每100cc含67卡的能量(與母乳同),每30cc約20卡。所以要計算奶量是否足夠,4個月大以前因未開始補充副食品,只要計算奶製品的量較為單純,一般以嬰兒體重乘以180cc(120卡) 。譬如五公斤重的嬰兒,1天需要的奶量約750-900cc,如4小時餵1次,每次約130-150cc(即總量除以6)。四個月大之後,開始添加固體食物或其他副食品,所以須另外計算。一般如體位成長均在正常範圍,不需太過斤斤計較幾cc奶量。

4個月以前的寶寶每天每公斤所需的熱量為100卡~120卡

1天所需奶量可以這樣算.. 同上敘述以5公斤寶寶為例..

5KG×150cc(100卡)=750cc

5KG×180cc(120卡)=900cc

所以4個月以前的寶寶一天喝奶量為750cc~900cc都是正常哦!!

 

重要的營養素需求,嬰兒每天每公斤蛋白質需要量也因年齡而異,6個月以前約2.2公克,6個月到1歲約為1.6公克,以後遞減至1-1.2公克。青春期以後,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僅需0.8公克的蛋白質。各種奶製品的蛋白質含量,鮮奶100cc含3.4公克的蛋白質,嬰兒配方含1.5公克,較大嬰兒配方則含2.5-3.0公克。並不特別需要『高蛋白』。至於脂肪的需要量,嬰兒配方中的脂肪含量在正常沖泡下,每100cc應含2.2-4.0公克,而低脂鮮奶則只有2% (每100cc含2公克)以下。由於現代人怕得高血壓、心臟病,盡量吃低脂、低膽 固醇、低熱量的食品,甚至讓自己的嬰兒很早就開始吃低脂配方奶粉,這是絕對錯誤的,因為2歲以內身體組織的發育,荷爾蒙製造以及腦部的成長,都很需要脂肪和膽固醇,所以2歲以內的嬰幼兒,不應特別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。

 

【嬰兒的營養攝取要注意下列原則】

 

(1)在頭1個月,尤其是體重較輕的,仍以每3小時餵食1次為宜。

滿2個月以前,可以每3-4小時餵食1次,1天餵6-8次;

2至4個月,餵食5-6次;

4至6個月,餵食4-5次。

在第2個月期間,嬰孩一般熟睡而半夜那一次無須餵食。

在第4個月,有些嬰兒已經可以接受把晚上的那一次餵食停掉。

(2)計算奶量時只取整數值即可。

(3)能照時間餵食最好,若餵食時間未到而嬰兒肚子餓時,亦可餵食,但切勿弄到時時刻刻餵食的地步。

(4)當奶量已餵足時,不要逼他再吃。

(5)餵食時,母親要保持愉快輕鬆的心情。

(6)每天奶量一般不超過32盎斯(約10OOcc),不足的水分可由開水、柑橘汁等供給,而不足的熱量,可以添加米粉,麥粉或其他副食品供給。

(7)勿過量餵食,以避免消化障礙。

(8)以一般奶粉取代嬰兒奶粉,最好在1歲以後開始,最早也至少要在9個月大以後

 

至於『什麼時候可以斷奶?』

嬰兒配方是嬰兒成長的重要營養之一,正確的觀念在1歲以上的寶寶應該是『斷奶瓶』,而非『斷奶』,9個月大至1歲以上的寶寶,每天至少攝取5OOcc之奶量,才能維持鈣質的攝取,如要改吃一般成人食用的奶粉或鮮奶,建議在1歲以後(至少在9個月之後為宜)。

 

關於何時添加副食品?

4-6個月以後,開始給嬰幼兒固體食物,一方面是做將來"離乳"前的準備,超過1000cc以上的奶量時,如果光喝"母乳"或嬰兒配方時,其熱量需要較為不足,因此一般建議,當奶量超過320Z(960cc)以上時,就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適當時機。胰臟在4-6個月大才慢慢成熟,因此除了果汁(較不需要胰臟酵素消化)可在2個月大時開始少量稀釋給予外,其他含澱粉、蛋白、脂肪多的食物,需於4-6個月後再逐一加入。此外,嬰兒在4個月以前會有一種將異物以舌頭頂出的反射動作,所以,以湯匙餵食固體或半固體食物,也是不適當的。正常奶量的嬰兒,維他命和礦物質攝取量是足夠的,如果再加上水果、果汁,或嬰兒米粉、麥粉等副食品則更為充裕,但若是厭食的小孩,則須考慮適量添加一些維他命滴劑。副食品有添加之必要性,除提供熱量、鐵質及維生素外,也提供缺乏之微量元素如鋅、鐵、銅,更可幫助嬰兒適應各種固體食物做準備,並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以避免日後偏食。

 

【副食品添加原則】

(1)漸進:開始時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,由稀漸濃。

(2)過敏:添加新食物後,注意嘔吐、腹瀉、疹子。

(3)混合:嘗試過4-5種不同食物後,才可混合餵食。

(4)訓練:儘量以湯匙餵食,可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。

(5)衛生:烹調前食物器具洗滌及烹調後的衛生,烹調後不可置於室溫太久,注意食物有效期限。

(6)溫度:不可太高,以免燙傷,儘量不要微波,以免太燙及破壞營養(VitC )。

(7)清淡:天然新鮮,不要添加重口味,以免厭食。

(8)適量:食物不可過量給予,不可強迫備好食物一定要吃完。

(9)環境:餵食時應舒適、輕鬆,並予以鼓勵。

(10)獎懲:餵食時父母要有耐心,不可用獎懲方式來餵食。

 

最後,強調副食品的添加應採漸進方式,開始時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,由稀漸濃,嘗試過4-5種不同食物後,再混合餵食,如此若引起過敏,才會知道是哪一種新副食造成的,因為嬰幼兒的胃腸在尚未成熟前,很容易因外來蛋白造成過敏,所以穀類是適當的初始副食品,其中又以最不會引起過敏的米為優先。過敏體質的寶寶除了要以母乳哺育外,雞蛋蛋白、柑橘類果汁等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,應延後至6個月後再添加,哺乳的媽媽,也應避免攝取過多高過敏的食物(如牛奶、蛋白、海鮮、有核水果、花生和巧克力等)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兔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